戴森球计划中子星开采方法(戴森球计划恒星怎么开采)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戴森球计划中子星开采方法,以及戴森球计划恒星怎么开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戴森球中子星是什么类型的恒星
戴森球计划恒星种类
戴森球计划怎么标记星球
戴森球中子星是什么类型的恒星
戴森球,中子星是一种脉冲星,以固定的频率定向发射高能粒子束,(故称脉冲星)。
戴森球计划恒星种类
恒星篇
恒星有两大类,标准恒星和特殊恒星。
标准恒星按光度由低到高分为M,K,G,F,A,B,O
*
特殊恒星包括黑洞,中子星,白矮星以及巨星
其中巨星在银河生成界面并不会显示,因为巨星在经过亮度计算以后会被归入标准恒星的类型里,但是在游戏逻辑上巨星是单独一个类型,各种计算机制和标准恒星都是分开处理的
标准恒星
标准恒星之间的区别并不大,最主要的影响就是稀有资源的刷新概率以及行星的数量:
恒星类型 稀有权重 行星数量
M 2.5 1-4
K 1 1-5
G 0.7 3-5
F 0.6 3-5
A 1 3-5
B 0.4 4-6
O 1.6 5-6
黑洞 5 1
中子星 4.5 1
白矮星 3.5 1-2
巨星 2.5 1-3
这里的稀有资源权重并不是线性参数,而是对特定类型行星刷新稀有资源概率的一个指数式修正,游戏有一个复杂的公式进行计算,总之是越高越好。
另外虽然不是直接的影响,行星的类型也和其环绕的恒星类型有很大的关系:
温度过高的B型和O型恒星几乎不会刷新温带行星,而且大概率拥有两颗热行星,M恒星则大概率刷新温带行星。
特殊恒星
特殊恒星就比较有讲头了,一个一个来
黑洞
游民星空
黑洞每个宇宙只会刷新一个。
黑洞只可能有一个行星而且必定为冰原冻土。
除了冻土标准的稀有资源以外,黑洞的行星上必定会刷新单极磁石。期望数量为1.7M(后面会具体解释这个数字的含义)
中子星
游民星空
几乎和黑洞完全一致,每个宇宙只刷新一个,只有一个会刷单极磁石的冰原冻土行星。
中子星有个特点,就是虽然他的光度非常低,但是行星上的太阳能却非常的高,一般会接近150。而在其他行星太阳能150的地方一定是热行星或者荒漠,冰原冻土一般都不会超过70。
这就让中子星的行星成为了宇宙中唯一的一个奇观:拥有150太阳能的冰原冻土。这应该是在模拟现实宇宙中中子星会发出高能脉冲的设定:温度不高但是能量充足。
另外黑洞和中子星的稀有权重非常高。
在稀有权重1下冰原冻土100%刷新可燃冰,20%刷新分形硅石,10%刷新光栅石。
而在黑洞周围的冰原冻土有67%概率刷新分形硅石,40%概率刷新光栅石,可燃冰原本就是必刷不受权重影响,单极磁石的刷新是单独的逻辑也不受权重影响。
鉴于黑洞和中子星的卫星是整个宇宙中唯二会刷单极磁石的星球,这两颗行星上的磁石数量是判断一个种子好不好的重要因素。
白矮星
游民星空
64星设定下每个宇宙必刷2个。
白矮星的卫星除了自身的标准资源以外,还必定额外刷新以下资源(不受稀有权重影响):
金伯利:期望数量5.7M
分形硅石:期望数量5.7M
光栅石:期望数量1.3M
再加上白矮星的稀有权重也是相对较高的3.5,所以虽然没有单极磁石,但白矮星的行星通常会很富,遍地稀有矿那种。
如果遇到离家很近的白矮星有双非气态行星,那前期这3种资源基本上是管够了。可惜白矮星的行星不会刷新温带行星和热行星,笋和有机晶体还得去别处找。
巨星
就不放截图了,光从截图看和一般的恒星没有区别,总之就是特别大。
按照亮度会有红巨星和蓝巨星,听说还有黄巨星和白巨星但我没见过,可能非常罕见。
巨星的行星上没有特殊资源,而且行星数量还偏少,稀有概率权重虽然比较高但总体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特别关注的地方(而且它体积特别大戴森球也不好造)。
戴森球计划怎么标记星球
1、首先游戏后期建设戴森球会消耗巨量资源,光靠一颗星球上的资源基本无法达成这个目标,建议萌新可以把资源倍率调到无限。2、右边可以看到恒星光度等级,从低到高进行排序为黑洞-白矮星-中子星-M-K-G-F-A-B-O,同等级的恒星,光度系数会有一些波动,光度系数越高,太阳能和戴森球的发电效率越高。
OK,关于戴森球计划中子星开采方法和戴森球计划恒星怎么开采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